面對peter老師的講課,真有點鴨子聽雷,有累,這時又想到為什麼我們要學別人的語言,我們就不能讓大家都來學華語嗎?害我們這麼累,不過現在學華語的人真是愈來愈多了,只可惜,我們還享受不到學什麼都只要看國字的好處,出國也只要講國語就好,我好像想太多了.
課堂上,幸好有小蝶老師的解說,所以對課程又有多一點的了解.
peter老師提到館藏政策是要以just in case 或是just in time為準呢!這好像跟另以「取得」與「收藏」二種館藏觀念的看法有些類似.我覺得不能以一概全,這要根據圖書館的特色,類型,任務...等等,作為分析,然後才能找出哪個較適用.
老師的授課主題分為二個:圖書館評鑑和資訊政策
圖書館評鑑-為何要作評鑑,評鑑的種類可分館藏,服務及percetions.
評估input, processes和outputs,outputs可視其支援教學的能力,圖書館的利用及提供學習參考方面來談.課堂上也提到了RBH(Ration of borrowings to holdings), Benchmarks & standards set minimun levels,落差分析,也就是認知-期望.評鑑的目的是要評量圖書館的各項業務,並訂定其優先順序.
第二個主題是資訊政策,內容分三部分講,第一個是介紹information policy的歷史.第二個是介紹資訊政策的標準,包括國際性,國家的及企業界的,第三個是介紹圖書館,智慧財產權,審查,隱私及取用等五個主題.
文中提到對資訊的本質及角色的認知會影響到資訊政策的訂定
1.資訊是一種資源
2.資訊是一種有價商品
3.資訊是一種觀念
4.資訊是一種社會的基本力量
資訊政策的價值,目的.政策要一致性.資訊政策的定義及本質.資訊政策的宏觀面及微觀面.資訊政策的議題...等等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